11月25日,CDS2017閉幕式上,CDS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賈偉平教授對公布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試行版)》的更新內容:
新指南八大重要更新
★ 納入最新的中國人群研究證據。
★ 按照中華醫學會指南制定規則,每章節前增加要點提示和證據級別。
★ 糖尿病綜合控制標準與國內相關學術機構保持一致,并由心血管專科醫師撰寫相應章節。
★ 更新高血糖治療流程圖,改為單藥、二聯、三聯、胰島素治療;突出二甲雙胍的地位;二聯治療區分口服藥和注射類藥物,方便基層醫生。
★ 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糖狀態的表述更準確。
★ 糖尿病流行病學繼續用WHO糖尿病診斷標準,暫未使用HbA1c診斷標準。
★ 將國內新上市的降糖藥治療證據寫入指南。
★ 重視傳統醫學的價值,增加《糖尿病與中醫藥》一章。
1、糖尿病流行病學更新
中國糖尿病雖然患病率高,但增勢較緩,新指南指出,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由9.8%升至10.9%,其中新診斷糖尿病及既往已知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別為6.9%和4.0%,而40歲以下糖尿病患病率高達5.9%,賈偉平教授強調,應把青年糖尿病提上防治日程。
2、糖尿病治療更新要點
血壓 參考心血管防治指南,新指南將血壓控制目標值由2013版的140/90 mmHg降至130/80 mmHg。
治療路徑 新指南肯定了二甲雙胍首選單藥治療的地位,其治療路徑改為單藥治療、二聯治療、三聯治療和胰島素多次注射,并在二聯治療的藥物選擇中專門對口服藥和注射類藥物進行了區分。
胰島素 起始治療的HbA1c標準,由2013版的>7.0%改為≥7.0%。推薦胰島素多次注射可以在基礎+餐時胰島素方案與每日多次預混胰島素方案之間轉換。同時對預混胰島素的注射次數進行了調整,并就基礎胰島素的起始劑量作了新推薦;在短期強化治療方面,新指南將啟動強化方案的HbA1c由原來的>9.0%調整為≥9.0%,以方便臨床實際操作。
代謝手術 新指南對可選適應證、慎選適應證及暫不推薦所涉及的體質指數(BMI)范圍進行了調整;將可選適應證中原來的BMI≥32 kg/m2調整至≥32.5 kg/m2。
3、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相關修改要點
調脂治療 新指南明確了糖尿病合并血脂異常危險分層,增加了“中危”層,推薦新增中危層患者應分別將LDL-C和非HDL-C降至3.4 mmol/L和4.1 mmol/L以下。
降壓治療 推薦將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壓治療目標降至<130/80 mmHg,但強調老年或伴嚴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相對寬松的降壓目標值;將血壓≥160/100 mmHg或血壓高于目標值20/10 mmHg定為立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的條件。
抗血小板治療 新指南將采用阿司匹林作為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一級預防措施的高危風險者的年齡由2013版的男性>50歲或女性>60歲修改為男性及女性均為≥50歲。
慢性腎臟病防治 新指南刪除了以白蛋白排泄率作為主要評估指標的腎損害分期,修改了腎臟損傷的定義,推薦根據腎臟損傷和估計腎小球濾過率評估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并修改了對飲食蛋白質攝入量的推薦值。
視網膜病變 新指南強調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后即進行眼底篩查;關于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指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新增皮質激素局部應用也可用于威脅視力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黃斑水腫。
4、加入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內容
新指南認為,中醫藥治療糖尿病已有兩千年歷史,已被大量循證證據證實在糖尿病三級預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2型糖尿病防治提供了更多選擇。
新指南為糖尿病各種中醫分型推薦了相應藥物治療。其中,對于單獨應用二甲雙胍療效不佳氣陰兩虛的2型糖尿病患者,指南推薦加用津力達顆粒聯合治療。(生物谷Bioon.com)